李志勝
我有一面鏡子,是那種橢圓形、鏡面畫有梅花的玻璃鏡。1983年,我在河南鄭州上學,當時臉上長滿青春痘的我開始喜歡“臭美”,于是從生活費中擠出些錢來,買了這件“奢侈品”。
近四十年來,這面鏡子陪伴著我,不離不棄。從青春年少,到白發(fā)滿首,它最優(yōu)良的品質(zhì),是時刻能給我一個真實的自己。
老友W說我是一個惜舊的人,我不否認。就像這面鏡子,與我一塊進單位,至今仍在一起“品享夕陽紅”的他,言談舉止是那么熟悉。旁人八卦的“潛規(guī)則”,從來沒有在我們中間生效過。無論一起喝茶、品酒、聊天,我都感覺他是我的一面鏡子,我在他眼里,也從未變形、失真過。
遠在老家香亭的母親,是我的另一面鏡子。她常說,不管你長多大,你都是我的兒子,是個小孩子。所以,真實的我宛如一棵樹,在母愛的庭院舒心生長。盡管時下臉上老皮如霜、皺紋縱橫,我還是保持著良好的心理年齡預期,因為母親溫馨的笑,就仿佛是我那鏡子上的那枝梅花。
南北朝有一位職業(yè)生涯與我相仿的詩人,叫庾信。他寫過一首《鏡詩》:玉匣聊開鏡,輕灰暫拭塵,光如一片水,影照兩邊人。讀過之后,有時我就想,“光如一片水”,也許隱喻的是時光,但“影照兩邊人”的那一“邊”,是誰呢?
妻兒常戲謔我,我有時想惱,卻怎么也惱不起來。某日,在書房里拿起這面“舊物”映照,我豁然明白:心如明鏡的妻兒,都是我的至愛,在他們眼里,我沒有虛擬,沒有偽裝,始終是一個“生活在有美有愛的世界里”的小男人!
再尋望一下周圍“五行八作”的朋友,他們個個都仿佛一面鏡子,有的結(jié)識于童年,有的相遇于校園,有的邂逅于旅途,有的碰面于商!泊朔N種,最后能入心入肺的,無不是交往至誠、情感甚篤的“水銀”涂就。
。ㄗ髡呦岛幽鲜¢L垣縣人,省作協(xié)會員、散文詩學會理事,濮陽市作協(xié)副主席等。著有多部詩集、散文集。)